最近有粉丝在后台问:“2025年广州房贷政策里,父母当共同还款人,到底能帮子女多贷多少钱?”这问题挺实在的,毕竟现在年轻人买房,父母帮忙凑首付常见,但当共同还款人影响贷款额度,很多人还摸不准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说——父母当共同还款人,对子女房贷额度的影响,到底有哪些?
一、父母当共同还款人,能帮子女多贷多少?先看广州政策“基础线”
2025年广州房贷政策里,贷款额度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:一是公积金贷款的“天花板”,二是商业贷款的“收入门槛”。
先说公积金部分。2025年广州个人公积金最高可贷60万,家庭(夫妻)最高100万。但如果子女单独申请,额度可能卡着个人上限;这时候拉父母当共同还款人(前提是父母也缴存公积金),相当于把“家庭”范围扩大了吗?不,广州公积金贷款的“共同申请人”仅限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但父母作为共同申请人时,贷款额度是合并计算的。比如子女个人缴存基数能贷40万,父母缴存基数能贷30万,那总额度可能提到70万(不超家庭最高100万的话)。不过要注意,父母的年龄会影响贷款年限——比如父母55岁,贷款年限最多到65岁,也就是10年,可能比子女单独贷的30年短,月供压力反而大。
再看商业贷款。商贷额度主要看“收入覆盖比”,银行要求月收入至少是月供的2倍。比如子女月收入1万,月供最多能贷到5000元(对应贷款额度约100万,按30年、4%利率算);如果父母月收入8000元,作为共同还款人,两人收入合并就是1.8万,月供可提到9000元,对应贷款额度约180万。这相当于直接把“还款能力”放大了,额度自然能多贷。
二、额度怎么算?广州有套“加减分”公式
实际操作中,银行会用一个公式综合计算:贷款额度=(主贷人月收入+共同还款人月收入)× 还款能力系数 × 贷款年限。
2025年广州多数银行的还款能力系数是0.5(即收入的50%用于还贷),贷款年限最长30年(但受共同还款人年龄限制)。举个例子:
主贷人(子女):月收入1.2万,28岁,可贷30年;
共同还款人(父亲):月收入1万,55岁,贷款年限最多到65岁(10年);
这时候银行会怎么算?取贷款年限的最小值——10年。那总月收入2.2万,月还款额=2.2万×0.5=1.1万;按10年、4%利率算,贷款额度约110万(月供1.1万对应本金约110万)。但如果父母年龄小些,比如45岁,贷款年限能到30年,同样收入的话,贷款额度能提到220万(月供1.1万×30年,本金约220万)。
所以关键来了:父母年龄越小,能拉长贷款年限,额度提升越明显;年龄越大,年限被压缩,额度提升有限。
三、这些情况,父母当共同还款人可能“拖后腿”
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当“加分项”,这3种情况要注意:
1. 征信有问题:如果父母有逾期记录(比如连三累六,即连续3个月逾期或累计6次逾期),银行可能直接拒贷,或者提高利率。
2. 已有负债高:父母如果有房贷、车贷,月还款额超过收入50%,银行会把这部分负债算进“总支出”,反而降低共同还款能力。比如父母月收入1万,已有月供6000元,那能帮子女分担的只有4000元(1万×0.56000= 1000,这时候可能不被认可)。
3. 退休或收入不稳定:退休父母如果只有退休金,银行可能要求提供其他收入证明(比如房租、理财收益),否则可能只按退休金的70%计算还款能力。
四、当共同还款人,父母要“牺牲”什么?
父母帮忙当共同还款人,不是“签个字”这么简单,有3个潜在影响:
占用贷款记录:如果子女贷的是商贷,父母的征信报告里会显示这笔贷款,未来父母自己买房算“二套”,首付和利率可能提高。
影响其他贷款申请:比如父母想申请经营贷、消费贷,银行会看他们的负债比例,这笔房贷月供会算进去,可能导致其他贷款额度降低。
法律责任:如果子女断供,父母作为共同还款人需要承担还款义务,甚至可能被起诉、影响征信。
总结:父母当共同还款人,适合这3类家庭
1. 子女收入不够,但父母收入稳定、年龄较轻(50岁以下);
2. 子女想贷更长年限(比如30年),父母年龄能“凑”年限;
3. 父母名下无贷款或负债低,征信良好。
最后提醒:2025年广州部分银行对“接力贷”(父母+子女共同还款)有收紧,比如要求父母年龄不超过65岁,子女需是首套房。具体操作前,最好先查父母征信、算清楚收入负债比,再去银行做“预审”,避免白跑一趟。
买房是大事,父母帮忙的心意珍贵,但也要算清利弊——毕竟贷款不是“借”,是要一起还的。
主营业务:银行房产抵押贷款、机构房产一二押、银行信用贷、垫资过桥、贷款到期续贷、中小企业融资、债务重组、电商贷、民间抵押、车贷
我们优势:广州市68家银行均有可做,可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案件,主打安全0套路,0风险,高效快速,方案选择多。
财富热线:18928947807 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