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广州的朋友在问房贷转一押的事儿,特别是听说2025年部分银行放宽了收入证明要求,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赶上这波政策。咱们今天就掰开了聊:转一押到底是啥?银行放宽了哪些条件?对普通人有啥好处?注意事项有哪些?
一、转一押为啥突然变“香”了?
先科普个小知识:转一押简单说就是把你原来的房贷(可能是二押或者其他抵押贷),转成银行的首次抵押贷款(一押)。为啥大家想转?主要是一押利率更低、额度更高。比如现在广州主流一押利率普遍在3.2%3.6%,比很多二押(可能4%以上)低不少;额度也能贷到房产评估价的7成甚至8成,比二押的56成更划算。
前两年转一押的人不算多,因为银行卡得严,尤其是收入证明——得有稳定的工资流水,月收入要覆盖月供的2倍以上,自由职业者、个体老板经常卡在这里。但2025年情况变了,多家银行悄悄松绑,这才成了热门话题。
二、收入证明放宽,具体松在哪?
根据我问的几家银行(包括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),这次调整主要针对“收入证明的形式和认定标准”,总结下来有三个变化:
1. 允许“灵活收入”当证明
以前只认工资卡流水,现在兼职收入、自媒体收入、房租收入也能算。比如在天河做电商的王女士,月收入主要靠直播带货,以前银行只看她绑定公司的工资流水(才8000块),但现在她提供了支付宝/微信的收款记录(月均3万),银行认可了,顺利把二押转成一押。
2. 配偶/共同借款人收入可合并
以前是“谁贷款看谁的收入”,现在很多银行允许夫妻双方收入合并计算。比如先生月供要1万,他自己月收入1.8万(刚好覆盖1.8倍),以前可能卡着过不了;现在加上太太的8000块,家庭月收入2.6万,覆盖倍数到2.6倍,轻松通过。
3. 个体/自由职业者“材料简化”
最明显的是个体工商户,以前要提供营业执照、对公流水、纳税证明“三件套”,现在部分银行只要提供近1年的个人收款流水(微信/支付宝/银行卡)+ 经营场所照片,就能认定收入。比如在白云做批发的张先生,没开对公账户,以前总被拒,现在拿个人收款流水(月均4万)+ 仓库租赁合同,银行直接按流水的80%算收入(3.2万),覆盖月供(1.2万)2.6倍,顺利批了。
三、放宽后,哪些人最受益?
简单说就是“收入稳定但证明形式不传统”的群体:
自由职业者:比如摄影师、网文作者、独立设计师,收入靠平台转账或私户收款,以前难证明“稳定”,现在用流水+平台合作合同就能过;
家庭共同还贷的小夫妻:一方收入不够,另一方有稳定工作或兼职收入,合并后更容易达标;
个体工商户/小微企业主:没对公账户、纳税少但实际收入高,现在用个人流水也能证明;
收入波动但整体达标的人群:比如销售岗位(提成占比高),以前只看底薪,现在允许把近1年的平均提成算进去。
四、放宽≠“零门槛”,这些红线别碰!
虽然收入证明松了,但银行也没“大撒把”,这几个条件还是硬杠杠:
征信不能差:逾期超过连三累六(连续3次/累计6次),或者当前有未结清的小贷、网贷,基本没戏;
房产价值要够:转一押的额度是房产评估价的70%80%,如果原贷款剩余本金+新贷额度超过这个数,银行不会批;
原贷款要结清:转一押需要先把原来的二押或其他抵押贷还清,这笔钱得自己凑或者找银行垫资(垫资有成本,要算清楚);
用途必须合规:转一押的钱只能用于“置换原有房贷”,不能拿去炒股、买房,银行会查资金流向,违规可能被抽贷。
五、想办转一押,现在该咋操作?
给大家支个招:先查自己的征信(人民银行官网就能查),然后找35家银行(比如工行、建行、招行、广发)咨询,重点问“收入证明认定标准”“利率”“垫资方案”。比如某股份制银行现在转一押利率3.4%,允许用微信流水,还能帮垫资(垫资利息每天万2);另一家城商行利率稍高(3.5%),但不额外收垫资费。
最后提醒:虽然政策放宽了,但转一押不是“必须转”,要算清楚账——如果原贷款剩余利息比转贷后的利息+垫资成本还低,那可能没必要折腾。
总结一下,2025年广州转一押的收入证明放宽,本质是银行想让更多“有真实还款能力但证明形式不传统”的人享受到低息贷款。对普通人来说,这是个好机会,但别盲目跟风,先算成本、查征信、问清楚细节,再决定要不要转。
主营业务:银行房产抵押贷款、机构房产一二押、银行信用贷、垫资过桥、贷款到期续贷、中小企业融资、债务重组、电商贷、民间抵押、车贷
我们优势:广州市68家银行均有可做,可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案件,主打安全0套路,0风险,高效快速,方案选择多。
财富热线:18928947807 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