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朋友在群里问:“听说2025年广州老房子要停贷?房龄超过28年就不能贷款了?是不是真的?”刚好我这两天翻了翻银行内部流传的信贷调整方案,也找中介和资深信贷经理聊了聊,今天就把这事掰开了说清楚——到底哪些房子受影响?买房卖房要注意啥?咱们普通老百姓该怎么应对?
一、2025年广州房贷新变化:房龄28年成“硬门槛”
先划重点:2025年起,广州大部分银行计划对房龄超过28年的住宅暂停发放商业贷款。这里的“房龄”是指房子从竣工验收备案开始算的年限,不是房产证登记时间哦。举个例子,2000年建的房子,到2028年房龄28年,2025年时房龄25年,还能贷;但1997年建的房子,2025年房龄28年,可能就贷不了了。
不过要注意,这不是“一刀切”。比如核心区(像越秀区老城区)的学区房、地段特别好的房子,部分银行可能放宽到30年;而郊区或楼龄虽长但维护很好的小区,也可能个案沟通。但总体来看,28年是主流红线,超过的基本难贷。
二、谁最受影响?这三类人要警惕
1. 想买“老破小”的刚需:广州很多老小区总价低,是预算有限的首套房买家首选。比如天河员村、海珠工业大道附近,房龄2530年的房子占比不小。以前可能还能贷1015年,2025年后如果房龄超28年,要么全款买,要么直接买不了,首付压力直接翻倍(比如总价200万的房子,原本贷7成140万,现在贷不了,首付要200万)。
2. 持有老房子想置换的业主:手里有房龄25年以上房子的人,本来想卖掉换新房,现在可能面临“卖不掉”的风险。据链家数据,2023年广州二手房成交中,房龄20年以上的占28%,其中2530年的占8%。如果这些房子突然贷不了款,买家减少,业主可能得降价10%15%才能卖出去。
3. 投资老房的“捡漏党”:前几年有人专门买老小区等拆迁,现在贷款政策收紧,这类房子流动性变差,投资周期变长,资金压力大的可能得割肉离场。
三、现在该怎么操作?记住这4个“保命”建议
1. 查房龄别只看房产证:很多老房子房产证上的“登记时间”是过户时间,不是建房时间。最准的办法是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查《竣工验收备案表》,或者问物业、邻居(比如“这楼是哪年建的?”)。中介说“房龄20年”?最好自己再核实一遍,避免踩坑。
2. 考虑“全款+抵押贷”曲线救国:如果实在想买超28年的老房子,又凑不够全款,可以先借钱全款买,再拿房产证做抵押经营贷(利率大概3.5%4.5%)。但要注意,抵押贷期限短(一般510年),月供压力大,适合短期周转,长期持有不划算。
3. 关注银行“差异化政策”:大银行(比如工农中建)执行标准严,但地方性银行(广州银行、广州农商行)可能宽松些。最近有中介反馈,某城商行内部口风是“房龄30年以内可贷,具体看地段”。多跑几家银行问,说不定有机会。
4. 买新房/次新房更稳妥:如果不是非老城区不可,建议优先看房龄10年以内的房子。2023年广州新房成交中,房龄5年以内的占比62%,说明市场也在往“新”走。而且新房贷款年限长(最多30年),未来置换也更容易。
四、市场已经在“悄悄变化”
政策还没正式落地,但市场已经有反应了。我问了几个中介朋友,9月以来咨询“老房贷款”的客户比8月多了40%,尤其是天河、越秀的老小区带看量下降15%。有个业主在海珠区有套1996年的房子(2025年房龄29年),原本挂牌280万,现在主动降到250万,就怕明年卖不掉。
另外,银行这边也在“收紧预审”。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经理说:“现在房龄25年以上的房子,审批时间从5天延长到10天,额度也卡得更严,其实就是提前适应2025年的政策。”
最后说两句
政策调整的背后,是银行在控制房贷风险——老房子贬值快、维护成本高,贷款逾期概率大。对咱们普通购房者来说,关键是“提前规划”:想买老房子的,先查清楚房龄,算好贷款能不能批;想卖老房子的,尽量赶在2025年前出手;置换的朋友,优先考虑房龄短的房子,避免未来砸手里。
说到底,买房不是小事,多问一句、多查一步,就能少踩很多坑。你家房子房龄多少年?打算怎么应对?评论区聊聊呗~
主营业务:银行房产抵押贷款、机构房产一二押、银行信用贷、垫资过桥、贷款到期续贷、中小企业融资、债务重组、电商贷、民间抵押、车贷
我们优势:广州市68家银行均有可做,可处理各类疑难杂症案件,主打安全0套路,0风险,高效快速,方案选择多。
财富热线:18928947807 戴